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信息大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鉴定会召开

发布时间:2008-11-17

信息来源:

《北京大学信息大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教育教学成果鉴定会于11月9日下午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召开。
鉴定专家组听取了《北京大学信息大类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负责人陈徐宗教授的汇报,查阅了该项目的相关材料。专家组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以下主要教学和人才培养成果:
1.围绕培养“信息科学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的办学目标,建立了“拓宽夯实知识基础,培养锻炼综合能力”的办学理念,发展了“四三三”理科信息科学技术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既课程设置强调: “四大基础”:数学、物理、电路、计算机,“三大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三种素养”:科学素养、工程素养、人文素养。树立了“以能力培养为纲、知识传授为目,基础知识为体、专门技术为用,避免急功近利、强调后发优势”的培养方针。为我国信息科学领域培养高端人才建立了具有北大特色的培养体系。
2.在2002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后,对学院内四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微电子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进行了整合,建立了跨学科的信息学院大平台培养体系,在教学上实现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加强了学生“电路、计算机”的基础;依托北京大学数学和物理学科的优势,设立A/B数理课程体系,强化了“数学、物理”基础。建立了尊重个性选择的专业分流与专业课程组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本科生进两大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示范中心”与“电子信息技术示范中心”)参加实验训练与进专业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四三三”培养模式的基本目标。
3.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教学成果为:2002年以来,建设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6门北京市精品课,“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智能科学技术”专业获评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了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大批教材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以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外,在学生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四三三”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四大基础,提高了综合能力,进一步激发了求知欲,提前培养了专业兴趣。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经过多年持续深入的工作,在教学体系、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本科生创新性科研训练等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
鉴定会专家组组长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郑志明教授担任,专家组成员有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陈杰,国家名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珊,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蒋宗礼,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NOI)科学委员会主席王宏,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所长、北京华胜计算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先臣,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关永。参加鉴定会的还有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基础教育部副主任以及相关老师等。